随着近年来多核系统、集群等的发展,虚拟化在商业运用中的优势日益显现,不仅如此,虚拟化的概念也日益深入到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但在虚拟化实际应用中,除了金融业、制造业、政府部门和科研领域的用户,许多用户对
1.无法承受过高的价格压力
计算服务器虚拟化成本的时候需要考虑四个因素:硬件成本、能源成本、软件成本和人力成本,通常虚拟化最初的目标是通过使用多重虚拟机来将成本分散到这些系统中来平衡高端硬件来降低成本。如果部署得当的话,虚拟化将帮助用户降低费用。正确的架构需要合理的计划和谨慎的技术选择。而且现在VMware公司推出的vSphere4.1为中小企业使用使用这种技术提供了可能。
2.虚拟机安全性有限
随着最近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各行各业都在关注着安全这个问题,虚拟化这项技术在服务器中占据着安全的重要位置,而且安全性也不亚于其他物理服务器系统。那些关于安全性的负面信息源自托管
3.服务器整合比例虚高
多数企业用户部署虚拟化的初衷是将其作为硬件整合的工具,但是现在的整合比例是有差距的,这种质疑取决于你正在讨论的虚拟化技术实施的类型和你质疑的虚拟机数量。未经充分使用的物理系统整合为适当的规模和可利用虚拟机的理想整合比例为3比1。3比1比例指的是全面虚拟化的系统,而不是整合比例超过10比1的集装箱式虚拟化。服务器整合离不开好的规划,首先从调查研究开始。明确业务和财务目标。建立计划表。精确描述每天的业务和IT操作,设置基准点。并且要形成文档。最后建立支持系统。
4.掌握和维护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难度大
服务器虚拟化本身是一个系统,单个人员无法完成维护,这就要求不同部门的虚拟化管理员进行合作。例如,一个存储团队很难正确地配置涉及虚拟服务器的Linux;设置操作系统安全管理员如果不借助必要的路径和应用的话就无法得知他们现在真正需要那些工具。所以这就需要整合或者团队的沟通,虚拟化技术对企业支持人员的标准和技能并无特殊要求:Linux,Unix和Windows服务在虚拟基础架构下几乎没有改变。支持物理环境所需的技术很容易就能用于虚拟环境。虚拟操作系统的运行方式与物理操作系统非常相似。
5.服务器虚拟化让系统管理复杂化
从设计上来说,虚拟化基础架构并没有物理基础架构那么复杂。研究机构弗雷斯特公司(Forrester)建议重点关注系统管理的四项主要功能:配置管理、容量规划和虚拟机部署、性能监控以及实时自动化。只要协调好这四个功能便可以实现系统管理。单个的管理界面可以用任何虚拟平台标准化。从单个界面来看,管理员可以查看系统控制台,创建备份,重启或者关闭系统,更改硬件和全面管理系统。
6.应用软件无法迁移至虚拟机
其实这个说法根本没有理解虚拟化的实质,应用软件不仅可以迁移至虚拟机,而且可以在不同虚拟软件上管理虚拟,其中Hyper-V就是一项基于系统管理程序的技术,是WindowsServer2008的一项关键功能。其功能就包括:能够在最短停机时间下将虚拟机迁移到主机。如果你的应用软件目前是在物理服务器上运行,那么他们也能在虚拟机上运行。红帽公司的